前兩天一個曾經的供貨商打我的電話,東拉西扯久了我聽明白是他想讓他的原料產品能繼續(xù)成為我的選擇之一。 因為兩個生產基地的原料供應,有的是我的生產廠長經手,我不可能事無巨細,那樣也太累人,所以聽聞這個供應商隱晦說推銷的話,我倒是直腸子人直來直去: “你那原料質量不穩(wěn)定。我們曾經退過一次貨。不到萬不得已,我們能退貨嗎?因為原料出問題而造成我產品銷售伙伴的頗多微詞,您讓我情何以堪?再說,我的工人上下力,再加上來回運輸費用,這一塊折騰費用和時間的空耗,您算過我們的損失嗎?我們也不想(退貨)這樣做,大家都傷感情! 那人說以后再不會了,但電話一直沒掛。我早晨九十點鐘的電話,基本上是應接不暇的,我只好急忙忙端正表態(tài):“只要你原材料質量好,價格等同于市場價,我進哪家不是進啊?你可以直接和我生產廠長聯(lián)系溝通,沒問題我支持! 我知道我南方的生產廠長是我企業(yè)最盡職負責的人之一,他那一道關比我嚴厲不知多少倍。那個原料供應商,在他那兒,單就人情與國法而言,哪頭輕哪頭重,是能掂量得出來的。沒想到一會兒我南方的生產廠長電話打進來說:“那個人的原料質量太差,不能用!”事實上我知道,那個供應商的原料有瑕疵也不是一次兩次,因為這種原料是用于我們做的是地埋式電力保護套管上,一般情況下和民生用途無關,在不影響質量的情況下,在不是太過分的情況下,我們只好自己吃啞巴虧。 這或許和我的性格有關,只要沒把我逼到一定程度,我也不為已甚。在中國這個社會,特別這兒有些事和做人一樣,必要兼顧一些環(huán)境的感受,“你給別人退路,就是在給自己活路! 按照這樣的處理思維,一般情況下每逢遇到這類事,我們盡量不退貨,但我們立即會重新選擇原料供應商。 堅守產品質量的底線,也是要付出代價的,特別是在當今大環(huán)境有些法律法規(guī)不是太健全的情況下。在當今大環(huán)境下,產品質量要過硬,成本必然抬高,所有的包括最終轉接到消費者手中,必然是高于市場一般產品的價格,所以在消費者消費選擇不成熟、不理智的情況下,更是讓一些生產產品質量好的廠家和銷售商飽受曲高和寡之苦,有的企業(yè)和銷售商就是因為沒有熬過這類產品的冬天而死在成長的路上,“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”所以做企業(yè)和做人一樣要先選擇“活路”,但“活路”也要有底線。 活路是自己爭的,也是別人給的;我們一直企求別人給我們活路的機會,我們也愿意給別人活路的機會,但有些事,可一不可二更不可再三!細細算一下,在這個人身上,我們吞下的苦果,已經不是一二三個了,所以,這次才終于引出我南方生產基地的生產廠長的怒火!昂呛,都是有根本的人,任誰不是一條漢子?” 想想前天那供應商打進電話的溫情脈脈,我確實充滿內疚,甚至于我倒是有一種負罪感的呢,呵呵,我腦子進水了?但企業(yè)產品質量畢竟高于一切,我就算有仁慈之心,就算有成全之意,但倘因產品質量滑坡而造成讓我企業(yè)走向深淵,那我只能說一聲對不起,“感謝您的賞識,可我實在再沒有愛你的勇氣!” 敬請體諒!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