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園邊。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頭水館前。西北望鄉(xiāng)何處是,東南見月幾回圓。昨風(fēng)一吹無人會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” 這是出自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,里面充溢的回憶和感慨、憂郁,今天再讀到,撩起我的心,更如被針刺一般,又傷感起來。 以往的八月十五,一般都是撿清靜的時候清靜的空間,哪怕就是一個人開著車,思想著親人,思想我那敬愛的父親,哪怕一小會,能讓心里的凄苦流出來,都是最好。 轉(zhuǎn)眼間一年的八月十五又再次要來臨了,可我還是只能對著天堂里的父親哽咽落淚。沒法子啊,想想父親在上面孤伶伶的一個人,嬌兒只能繼續(xù)在這天人永隔的世間泣淚如雨的思念,這一生,父子永不再相見,無奈的唯有就是無奈。 就算嬌兒再淌多少滴淚水、心里再做泣血的呼喚,還能求回慈父的撫愛? 每個人都會老去,這是天理倫回,這個理,這個勢,是人,都得認。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不懷念提前逝去的先人,不孝敬活著的長者,倘若忘懷和不感恩他們對我們的撫愛、教育和影響,那我們,又如何面對我們的后世子孫? 前些日子,見到年逾七旬我最尊敬的嫡親二叔,不敢提我的父親也就是他的兄長,怕引起老人家的傷感和我的情不自禁。但看著二叔兩位老人的蒼老,繼續(xù)認真傾聽著他對于世道倫理的認真執(zhí)著和對我的諄諄教誨,想起自己幾十年來受他和我父親兩個人潛移默化的教育,內(nèi)心激蕩感慨之際跡近五十的大男人竟脫口而出:“您,和我父親,都是我最尊重的人。我和您的兒子,沒有什么兩樣!” 當(dāng)時傍晚送回二老時,一直送到他老人家住處的路口拐角處穩(wěn)穩(wěn)靠邊停下,一直從車的觀后鏡里看著二位老人互相攙扶著步履蹣跚輕輕的下車,自己也不敢回首,也不敢下車,因為當(dāng)時的自己早已和二老在車上迭聲道別時就已經(jīng)淚流滿面。是感恩于二叔的教育?還是睹物思情想起自己的慈父?還是奢想自己能否回到年少那般再得到父輩的疼愛?還是內(nèi)疚于長年累月對二老的請安報恩、晨敬暮孝沒到?不知道,真的不知道。 叔啊,你老人家光知道晚輩確實沒辜負您的教育也沒辱了家風(fēng)門庭,子侄雖表面風(fēng)光或亦如您所說的“光宗耀祖”,但是,您可曾想到在如今這個世道,侄輩做事的艱辛和做人掙命的煎熬? 寫不下去了。揩來試去卻又止不住的淚水,讓來辦公室洽談商務(wù)的客人看到,總是觀感不好。 再說,偶還要繼續(xù)“苦錢”,簽批薪資的日子又要到了,打住。 |
備案號:蘇ICP備10023548號-1| 江蘇偉帥塑業(yè)有限公司
版權(quán)所有:江蘇偉帥塑業(yè)有限公司|GMT+8, 2025-8-31 19:16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江蘇偉帥一號
江蘇偉帥公眾號
江蘇偉帥總客服1: 89903979
江蘇偉帥總客服2: 89903978
135052403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