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吸骨入髓學習文字的時候,命運僅僅安排在師叔小學四五年級。故現(xiàn)如今,任絞盡腦汁,行思坐想,實在寫不出峨冠博帶的大文來。就算從沒奢想在文學上成仙,但陽面道好的,就是赤裸的人生? 我是性情中人。 中午回程的路上,眼瞟了一下,突然見到對面的斜角處,有一售房的廣告,那幾個字一下刻在心里: “世界再大,等你回家” 當時已經過了那廣告牌的地段路口,特地我又掉轉車頭,找一安穩(wěn)的地方,停下來特別拍了照。因為我當時的腦海里,第一跳出的,就是想念父母二老,瞬時間那兩行濁淚又是順頰而下。那一行八字,太走心了。 父母都“走了”,那故鄉(xiāng)老宅,沒人,等我回家。 還有比這再悲苦么? 人,自是不能永遠活在過去的歲月中。但每每撩動刻骨思念演成哽咽落淚,卻斷然不是做著。 今陽光晴好。記得昨晚,夫人突然問我,“老媽媽走了是否有三年?”我回說“沒有”,然后靜寂無聲。 真沒得說,虧夫人大孝。犯柴米油鹽事,可訓可嘮,唯這點從不作假。是人都有天良,都有真優(yōu)點,抹殺不去。 年底了,“哪日去父母墳塋處叩拜匯報衷腸?”---這幾天一直腦筋盤恒。 前些日子,包括今早出門前,夫人又一再囑告,“這次回(老)家祭奠,一道全回去。前些帥(小兒)已經有點生氣了,怪你(回老家祭奠時)沒帶他! 我一直沒表態(tài)。人生天地,任你使盡權謀術智,唯孝續(xù)存。給兒多接觸一些忠孝節(jié)義的經歷,既是教育引導,也原本就是兒輩人生課題的必修課。只是孩子尚是學生,頻次多了,或會誤學。既然眾人一口,有如此認知和愿望,如今拿定主張,“倘兒有心堅持,下次帶上就是! 這是我父子心甘情愿的。 有些經歷,有些得失,倘看得太重了,就是人生“事故”,倘看得輕了,就是人生“故事”,但唯有面對已經故去的父母,做兒輩的,縱有千言萬語,包括苦惱、挫折、零落、欠疚、羞愧暨不忠不孝等等,已經悔之晚矣,現(xiàn)只能自嘆自唉“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”。 年過五十,人生感慨斷然不同,現(xiàn)在落淚的也少了!鞍才啪蒲纭、“泡制醉蝦”之類事,世人誰不在做?我們自己,就是其間在制的一個。但有些思親內容,在內心深處,依然更加厚重了好多。永遠抹不去的,因為,我們是人,有特殊情感,是極自然的。 不敢五筆糊涂了,怕再要翻譯成“白話文”,更怕褻瀆。 年關到了,容我三跪九叩: 敬天!敬地!敬父母! 結束語: 前次有一師友鄭重點出我標題對大師頗有不敬之處,我立即道歉并立即修改,這是人禮,更是天性。 我回復看了,今次此文不算大悲不是太苦,凈是瞎嚼,與紅,與黑,與色,懷性,與地痞流氓,無丁點關聯(lián)。 以往,關鍵字用空格太多,每每詞不達意,句不成文,微博繼續(xù)總被掩殺,破文屢屢不得面世。那光景,光急人,不淌汗。 過去帝制時代,下人犯錯了,便跪在門外,皇帝差一太監(jiān)來斥罵。這時倘打發(fā)一點花費,那么,罵幾句就完。倘摳門不出,那太監(jiān)便從你先人一直罵到子孫,就算是代皇帝在罵,但哪個下人敢去問皇帝,問他究竟可是要這樣的罵呢? 管博的大人,監(jiān)網的官爺,我往哪塞錢去? |
備案號:蘇ICP備10023548號-1| 江蘇偉帥塑業(yè)有限公司
版權所有:江蘇偉帥塑業(yè)有限公司|GMT+8, 2025-8-30 14:13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江蘇偉帥一號
江蘇偉帥公眾號
江蘇偉帥總客服1: 89903979
江蘇偉帥總客服2: 89903978
135052403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