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同行做老板的,手底下有一百多號人馬。昨天下午四點多鐘,特地來坐下和我討論,“如今這環(huán)境,老板哭了,員工怎么辦?” 他這話題一說,我就有點坐不住了。以我性格,只要情投意合,自然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。但是,倘回復中有隔三差五的誤解,招來一頓板磚伺候,豈不是“人在家中坐,禍從天上來?” 傍晚快近六點,人早走,茶已涼。落得我一人坐在那細細思量,并重新匯總整理,今陋表如下。 特別聲明:下述,僅是閑說后整理而成,請勿對號入座;如有雷同,絕非有心所指,敬請諒解。 這里所說的“老板哭了”,是專指企業(yè)面臨經營慘淡的窘境,或頻臨絕境,或不可再生的境況,有些脆性的老板,面對內外困境,責不能擔,任不能扛,叫天不應,叫地不靈,沒奈何,只得灑下英雄之淚。作為老板,面臨企業(yè)倒閉,看看曾經風雨同舟的員工即將流離失所,灑淚只是輕的,尤其是那極個別的原本就不務正業(yè),“吃喝嫖賭抽”五毒俱全的所謂“老板”,剖腹自刎、低頭謝罪才是理所應當的吧? 這時候,員工怎么辦? 總結起來無非有下面幾條路可以走:一是“生死與共”,二是大難來時各自飛,三是落井下石。 “生死與共”的情況,一般發(fā)生在企業(yè)主即“老板”平時待你不薄,一直待你如兄弟,放手讓你獨當一面,放心讓你放手一搏,放權讓你諸侯一方,最終你的地盤卻先崩坍,倘你要選擇“生死不共”或有點說不過去,但凡有點良心,恐怕一輩子也不得安生。再說,真有擔當的老板,也不一定非要你共赴國難,“‘共’是人情,‘不共’是本份”何償不能僅是一種有情有義的口頭表達? “大難來時各自飛”是指企業(yè)那些中堅力量,當企業(yè)面臨生死存亡關頭,雖以淚眼相間,但畢竟心有余而力不足,既然回天無力,不若能生一人好一人,何況每個人后面還有一家老小要吃要喝,作為戶主,作為一個家庭的頂梁大柱,總要努力活下去。跳出去,總會有一線生機。這一點,老板,也是人,一定都會彼此理性理解和諒解。所以,“大難來時各自飛”并不是非褒即貶。換位思考,將心比心,誰能說誰對誰錯? “落井下石”此成語原本就是指極不道德之意。本文這第三款所述,自然首先要排除一些正常離職、跳槽的同志。因為原企業(yè)的環(huán)境不宜適應,或不適宜自己的理想發(fā)展,或與自己的發(fā)展思路、人生規(guī)劃極不相符,或因薪資報酬沒有達到自己的付出回報,或總感到“漫漫長夜總看不到盡頭”等等堂堂正正原因,這樣的同志離職,自然無可厚非、無可指責。以現(xiàn)在的職業(yè)生態(tài),這樣的同志,來去自由,理應得到尊重和理解,作為企業(yè)老板,此時應當大度、包容、理解,并更須真誠的道一聲:“一路走好!” “落井下石”這語境特指當企業(yè)危艱或剛剛呈頹敗之際,那極個別平日里“耍小聰明、窩心眼兒”、撿輕怕重、百般挑剔、濫竽充數的員工,立時指出企業(yè)千般不是,萬般不仁,跳天撅地和企業(yè)劃清界限。 這種人,只要看出企業(yè)因為沒有順著他的品性習慣而沒有重用,或沒有達到他的個人目的,除了背地里在同事面前牢騷滿腹、挑拔離間做些卑劣的小動作之外,立即計劃腳踩十只船,甚至于提前一年半載就在原企業(yè)的電腦平臺上把自己的個人簡歷向周圍環(huán)境中的其他用人單位提交勾連,一旦時機來臨,立即跳船。個中原由,就算如你所說,企業(yè)和個人,或各有對錯,現(xiàn)在我們平心靜氣,不查證、不糾結,暫且以“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”來搪塞過去,可好? 但就以這種心術立身處事,果真值得稱道?果真不須自我檢討? “人在做,天在看!”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一輩子,就只在那可憐的時間節(jié)點上人與人、人與企業(yè),或有交結,或擦肩而過,請調整心態(tài),請記住對方的優(yōu)點和誠摯,忘掉曾經或有的一點不愉快,不要記恨,更不要記仇,相互給對方露笑臉、開金口:善自珍惜、妥自珍重!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