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不需去的,只因前次和我合作的一個原材料廠家不守信譽,以次充好,害我接貨后無話可說,所以第二次再大批量采購時,不得不親自再到現場重新確認新的供應商。 前天中午一點左右出發(fā),行近八百公里,略休息幾小時即洽談業(yè)務,并簽定了新生產線,給付定金,一個月后出新產品,然后立即回程,加上中途路堵,直至半小時前才抵達歸家。 如此不分晝夜連續(xù)跨省過市,皆是北方一供應商不守信用導致。歸家后頗有感慨,聊以雜記。 幾十余載和天南海北多少廠家合作過,二十多年和形形式商家共事過,現在仔細匯總回憶,似能總結如下: 粵商視野開闊,事事想利為先,多頭竟爭之下漸趨品牌為入場利器,以奇招怪術暗箱全程操控一個行業(yè),以家族三親四故為主,不允外人插入絲毫;能大開大合,動輒驚世駭俗,有移山倒海之能; 浙商因環(huán)境所逼,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只好出外尋覓活路,故能忍風忍雨忍天下,不喜張揚,但亦抱團聚集,財富之大,或亦能傾城傾國; 蘇商以儒雅為表象,雖對外包容,天性穩(wěn)重,善與環(huán)境溝通,做事執(zhí)著,但多以坐商為主,隨遇而安,甚喜海吃海喝,娛樂享受成了第一要詣,應酬答謝為男人本事竟引以為傲,只顧眼前不顧眼后,更不談十五載規(guī)劃、三十年理想,不愿鞍馬勞頓,不喜風餐露宿,多清高自傲,同行之間少惺惺相惜之情,多爾虞我詐之實,斤斤計較,睚疵必報,憂柔寡斷,喜沾官近府,貪功名利碌之浮名者具頗多,“小窟爬不出大螃蟹”,大商大假者極少; 但上述東南沿海地方商家多以恪守信用為第一,甚至于有“寧失身不失信”之詼諧說語,而北方部分卻不敢過分恭維: 北方人,“大碗喝酒、大碗吃肉”以脾氣為性格,以投緣為走向,好時有“慷慨悲歌之士”,惡時打魚殺家真有逼上梁山之傳奇,或又因沾皇城太近,多唯我獨尊,但破敗之后卻不愿低三下四,走投無路之時只好欺善詐良,精于算計終是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”,視信譽為草芥,把誠信當兒戲,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”,多以環(huán)境為代價生取豪奪,大部分產品多以粗大肥厚為主,難得秀外慧中;男人多以“老婆孩子熱炕頭”為天下第一至樂,得過且過,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不論他非,因循守舊數載,固步自封多年,故好久沒有起色,抬首仍然惡水窮山,張眼依舊凄風苦雨; 生于斯,長于斯,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?本應無地域制約及人為區(qū)隔,曾經也確實說過,“不到萬不得已,實在不愿去北方!”此話或有偏頗,但亦略有實情,誠愿“人無分東西,地不分南北”,懇請北方君子賢人,見諒則過! 為商之道,“既不能失其身卻也必不能失信!”只是,什么時候的采購,北方還能是第一首選? 又說多了,打住。

|